<th id="f9vdb"><sub id="f9vdb"></sub></th>

      <del id="f9vdb"></del>
      <th id="f9vdb"><big id="f9vdb"></big></th>

      當前位置:sheep吉他網 > 動態 >

      首調固定調終極解答,余生不要再問了!

      公眾號:sheep吉他網(sheepjita)
      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東方音樂三大終極問題:首調,固定調,你用什么調。
       
      評判一個音樂老師是否及格,看的是TA被問過多少次這個問題。一般在自己學員群里寫上這樣群名的算是老師傅。

      它像一個怨魂,纏繞在你所在的每一個貼吧、每一個群組、每一門課堂、每一次閑聊中。
       
      天下苦此問久矣,今不解不快!

        什么是首調,什么是固定調

      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連“首調”“固定調”的定義都解釋不清楚,這樣的討論當然是昏天暗地。

      我經常勸告大家,古典乃至現代音樂整套體系都是西方舶來品,在翻譯上有很多歷史遺留的問題,處處是陷阱。不要指望通過一兩本中文著作解決問題。度娘?別鬧。

      首調固定調雖然叫做“調”,但它不是一個“調式”,跟自然大小調、旋律和聲小調等調式沒有半毛錢關系。

      當我們在討論首調固定調時,我們其實是在討論“唱名法”,西文"solfège",或"sol-fa"。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Ti

      國內多用Si,但部分歐美國家會把升Sol唱作Si,因而用Ti表示第七音。下文統一用Ti。

      國際上使用的唱名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fixed do”,直譯是“固定的do”。即把唱名與具體音高綁定,do永遠定在C音上。有一種譯法叫做“固定唱名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固定調”。

      第二種是“movable do”,直譯是“可移動的do”。即把唱名與音階級數綁定,do定在音階的一級音上。有一種譯法叫做“可移動唱名法”,也就是“首調”。

      很多時候我們討論首調固定調會變成討論音階調式,扯到流行古典,甚至簡譜五線譜。我們先一起回到根本的定義上來,首調固定調只是兩種不同的唱名方法。換言之,如果你選擇不唱,或者隨便唱du ba di la,又或者你能夠反應出每個音高的音名,你根本不需要考慮用什么唱名這個問題。

      然而人類總是喜歡自找麻煩,兩種不同的唱法在各種演奏與理論場景下中衍生出了紛繁難纏的問題,下文將逐一分析。

       

      音名、唱名與音階級數的表達方法由于各種歷史誤導及莫名其妙的原因,這個基礎中的基礎至今依然存在爭議。在我們繼續討論前,需要重申音名、唱名和音階級數的表示方法,避免混淆。音名(note name):C D E F G A B,每一個音名代表的是具有固定震動頻率的音高。(當然不同的調律震動頻率會不一樣,在此不討論。)唱名(syllables):Do Re Mi Fa Sol La Ti,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注音,相當于拼音。關于升降音的唱法,在此提供一種參考:

      DoDiRaReRiMe (或Ma)MiFaFiSeSolSiLe (或Lo)LaLiTe (或Ta)Ti音階級數(scale degrees):1 2 3 4 5 6 7,它代表大調音階中的七個音級。關于以上三者的詳細定義,請閱讀本人音樂覺醒系列(笑)

      有爭議的地方主要出現在音階級數。上回有讀者提出應該用羅馬數字表示音階級數,我引用出自全球最大音樂出版社之一“HAL·LEONARD”的教材《Jazz Piano Concepts & Techniques》p6頁第一段第六句:

      Whereas the scale degrees of scale are referred to by numbers - 1,2,3 etc., the chords generated from the scale degrees are referred to by Roman numbers - I,II,III, etc.

      意思是,我們用阿拉伯數字1,2,3……表示音階級數,而用羅馬數字I,II,III……表示音階中每一音級所對應產生的和弦。

      截自《Jazz Piano Concepts &amp;amp;amp;amp;amp; Techniques》p6

       

      《Jazz Piano Concepts &amp;amp;amp;amp;amp; Techniques》封面

       

      當我們看見羅馬數字I,II,III……時,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和弦,而不是一個音符。如果有讀者在另外一些正經的(劃重點)著作中看到有其它定義,歡迎留言分享。

      固定調唱名法固定調是把唱名與音名綁定,如下:

      在五線譜上標記如下:

       

      在這種情況下,特定音高的唱名不隨樂曲調性的改變而改變。

      比如,F音在C大調中唱做“Fa”,在F大調中還是唱做“Fa”。

      首調唱名法首調是把唱名與音階級數綁定,如下:

      特定音高的唱名會隨著樂曲調性的改變而改變。下圖出自伯克利(Berklee)音樂學院在線體驗課程的樂理章節:

       

       

      上圖五線譜所示的是F大調音階:F、G、A、Bb、C、D、E、F,此時的F音唱做Do。

      上圖五線譜所示的是G大調音階:G、A、B、C、D、E、F#,此時的G音唱做Do。

      伯克利原出處可參看網址:

      Berklee Online

      但是,你所認識的首調可能還不完整。

      當首調遇上自然小調自然小調的主音應該唱La還是唱Do?實際上,兩種唱法都存在。第一種叫“Do-based Minor”,也就是把小調主音唱做“Do”。如下圖,a小調的1級A音唱“Do”,b3級C音則唱“Me”(降Mi)。

       

      另一種國內大部分人使用的就是“La-based Minor”,把小調主音唱做“La”。如下圖,a小調的1級A音唱“La”,b3級C音則唱“Do”。

       

      第二種使用的人更多,因為它與關系大調的唱名相同,整個音階沒有升降音,更容易唱。

      而第一種“Do-based Minor“則會產生3個降音:Do、Re、Me(降Mi)、Fa、Sol、Le(降La)、Te(降Ti)。

      如果考慮轉調的情況,兩種唱法各有利弊。假設有一首歌從C大調轉c小調,采用“Do-based Minor“唱法,唱名跟具體音高保持一致,在聽感上會感覺更協調。

      而如果采用“La-based Minor“唱法,轉調后同樣的音高則需要換一個唱法。

      但是如果一首歌從C大調轉到其關系小調a小調,情況則正好相反,具體可自行推衍。

       

      小調=6712345?

      由于首調唱法碰上小調音階時產生了“La-based”唱法,于是就出現了把小調音階寫作6712345的記法。這種記法不會產生升降號,在簡譜中廣泛使用。簡譜傳入中國后發揚光大,所以在大部分人的思維里就有了小調=6712345的印象,甚至演變出dorian=2345671等情況。上一篇覺醒系列已經費盡筆墨討論這個問題,在此只重申一點:當我們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音階級數時,音階的主音或者說第一級音恒定記為1。

      不管你用固定調唱還是首調唱,不管你用首調里的”Do-based“唱法還是”La-based“唱法,當有人問起你什么是小調音階時,你說 1 2 b3 4 5 b6 b7,或者全半全全半全全,有識之士才會和你握手言歡。如果你說出dorian音階是 1 2 b3 4 5 6 b7,沒準還懷疑你是玩爵士的。至于簡譜如何解釋,我的猜想是數字在簡譜里充當著唱名的作用。把數字看作跟字母一樣的圖形符號,簡譜里只是把“La”重新記做“6”而已。

      在討論流行音樂時,為了方便人們還會把和弦級數也記作阿拉伯數字。如果你清楚知道各種定義,能區分各種使用場景,倒是無妨,但也僅限于玩玩流行芭樂了。“彈出來就行了,管它記什么。”那是甘于止步的人才會說的。

       

      固定調 VS 首調

      先說結論:每種唱法在不同情況下都各有利弊,沒有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

      據維基百科,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羅馬利亞及拉丁美洲國家多用固定調。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愛爾蘭,英國,美國,香港以及加拿大英文語系地區以使用首調為主。例外地,美國著名的茱莉亞學院、柯蒂斯音樂學院以及克里夫蘭音樂學院使用固定調教學。嚴肅音樂更推崇固定調唱法,因為其音樂復雜多變,不含有固定調式。此外,很多現代作曲家都不會在五線譜上標注調號,如果用首調方式唱,你需要對譜面進行大量分析,并且要應付各種轉調。

      也有人認為固定調更適合擁有絕對音感的人,是什么音就唱什么。但他們也會遇上閉門羹,因為世界上有一些叫做移調樂器的東西(transposing instrument)。比如一支Bb調的單簧管,當五線譜上標記C音時,實際吹出來的是Bb音,這時讓他們唱固定調,會產生認知失調。

      對于使用簡譜的學習者來說,首調是難以避免的選擇。譜面上唯一出現的音名是左上角那個“1=?”的標記,只好使用唱名與音階級數綁定的首調唱法。

      此外,與音階級數綁定會容易理解旋律。由于Do永遠是主音,任一個唱音 Me 或 Mi 處在音階中給人帶來的聲音色彩也總是相同。如果使用固定調,你需要留意別把唱名與音階級數扯上關系。面對和聲分析時,譬如G7和弦,雖然可以唱作 Sol Ti Re Fa,但也要知道它的構成是1 3 5 b7,要知道它可能是C旋律小調的V級和弦,也可能是D旋律小調的IV級和弦。

       

      如果你還有疑問那我只能放上爵士吉他老師們的終極回答

       

      那么,首調固定調問題:

      Aloha!

      Fare thee well!

      走好!

      不要再見了!


      公眾號:sheep吉他網(sheepjita)譜不全反饋QQ群:978773290
      qrcode_for_gh_ad0087ffbda2_258.jpg
      不吃獨食,學會分享!本文鏈接:http://www.alpinetechsolutions.com/qkl/336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sheep吉他網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如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日日操人人操夜夜操

      <th id="f9vdb"><sub id="f9vdb"></sub></th>

          <del id="f9vdb"></del>
          <th id="f9vdb"><big id="f9vdb"></big></th>